“八水绕长安”,关中平原繁荣富庶的最好证明;每一条河,都在滋润着这座雄伟而美丽的诗城。没有河流,就没有长安城。
但是,我们对身边的这些看似寻常的事物,到底了解多少?当我们看到它在城市里呈现出浩大的水面时,是否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呢?
水是城市的灵魂
两千年前秦人披荆斩棘修筑郑国渠,西引泾水东注洛水,使得秦国110万亩田地得意灌溉,于是关中成为沃野,秦人在无饥荒之年,秦国富强兼并天下。

丨八水绕长安”地形图丨 ◎ 图/网络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关中地区的经济结构从农业转为工业时,水资源的匮乏在西安的发展中则显示出了严重的弊端,大多河流已经干枯、水流量大幅减少。

1969年夏,西安85%的自来水上不了楼;1994年城市缺水近50万吨;1995年,全市暴发大规模水荒!
当时的西安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,钟楼年沉降速率1987年达到32.2毫米,大雁塔矮了一米多,同时还发生了倾斜......

丨大雁塔倾斜数据丨◎ 图/网络
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西安居民饮水困难,便将目光投向水资源丰富的秦岭山脉的黑河水系。

丨西安人喝着来自秦岭的黑河水丨◎ 图/网络
黑河饮水工程是西安二十世纪重大历史事件
-
1987-1990年黑河引水工程石砭峪到西安的引水暗渠全线贯通,日净水60万立方米的曲江水厂建成,水库每天向市区供水8万立方米。
-
1992年沣峪径流引入市区。
-
1994年田峪径流引入市区,全长86公里的黑河引水暗渠全线贯通,黑河径流引入市区,西安人民喝上了渴盼8年的黑河水。
-
1996年石头河水库开始向西安供水,至此,黑河、石头河、石砭峪、田峪、沣峪五水并流,惠济古城,西安水荒基本缓解。
-
1998年大坝上游围堰合龙,黑河截流一举成功。
-
2000年黑河水库开始蓄水,西安人从此用上了来自黑河金盆水库的水。
-
2001年黑河水利枢纽工程之一的南效水厂正式供水。
-
2003年黑河引水工程全面建成,一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,日平均供水110万立方米,西安水荒成为历史。
如今在很多市民的心目中,“水荒”已经远离了西安这座古城,大大小小的水景让西安充满了南方的风韵,长安似乎又被八水环绕!
于是,用水变得非常“大方”:单位门口有尘土,二话不说用自来水狂冲一番;西安市80%以上的洗车点采用的是耗水量很大的高压喷水洗车…… 难道西安的水真是多得用不完吗?
解决了西安“水荒” | 黑河却面临新的难题
自90年代黑河每天给西安供水量110万立方起,解决了西安供水格局,但截流导致黑河从水坝以下到入渭口几乎枯竭,基本没有地表径流、河床凹凸不平、多处污水横流,昔日的自然景观已不复存在。

丨黑河水库下游一公里处河床现状照片 丨◎ 摄影/紫云集团
为保护耕地、治理生态退化,2012年西安市对黑河平原段投资7.72亿元进行综合治理:自黑河水库至入渭河口全被截弯取直、边坡硬化,经过多次截弯取直,原长29.5公里的流域段,只剩下约28.3公里,水库坝址下的河床宽度从1公里多缩至600多米。

丨2013年黑河水库至入渭口全被截弯取直、边坡硬化丨
河道被截弯取直使得河流渠道化问题凸显,边坡硬化隔绝了土体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,使得土体、植物、生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切断,河流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,河流污染严重。

丨黑河入渭口处水量减少、河床裸露丨
黑河下游曾是最茂密的一片树林,在被裁弯取直后天然林草面积大幅度减少,土地沙漠化,这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不仅给西北地区带来生态危机,对整个华北区域也造成了严重生态威胁。

丨西安丨◎ 图/网络
目前,西安人均占有水资源316立方米,仅相当于我国平均水平的1/6,随着今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,30年后,西安人均占有水资源的数量将更少。 如果遇到大旱,西安人仍将面临缺水的困扰!
环境与发展,孰轻孰重?如何让黑河真正“流动”起来,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!
保护黑河,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!
①建议西安城区使用再生水替代部分自来水,每天节约50万立方自来水补充到黑河给下游,以涵养下游流域生态。西安城区禁止使用自来水冲洗道路、河湖补水及绿化喷灌等,必须使用再生水,不能肆无忌惮攫取黑河水资源,破坏黑河、渭河水生态。
②建议把黑河水放掉40%供给下游以保持下游的自然生态平衡。据调研,周至县的百姓无法饮用黑河水,只能饮用不达标的井水,10年前打井深度就达到170米深,现在却需要300米,造成地下水资源流失,生态环境恶化。
③建议尊重自然山水格局,把秦岭北麓所有截流的峪口给下游放流,以科学发展和合理开发促进生态环境保护,积极发展绿色经济,建设美丽城市,打造显山露水、透绿见蓝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群。